北大西斋:见证历史建筑遗存

来源:  作者:   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     2023-08-08 19:52:32

 北大西斋:见证历史建筑遗存(图1)

如今,在北京市沙滩后街59号院东墙上,着一块标志牌,上面写着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——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”,而门内影壁上则书写着一个巨大“福”字。这座建筑就是北大第一学生寄宿舍——西斋所在地。经历了半个世纪时间,它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,包括党早期北京组织一批北大学生骨居住地,以及很多知名人物生活地点.

西斋虽然被称为“第一寄宿舍”,但实际上并不是北大学生宿舍中最古老。它能、用途和名称也经历了一段时间变迁. 最初,西斋既有宿舍,也有讲堂。学生宿舍管理系统

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六月初二,发布了一道上谕,决定将地安门内马神庙空闲府第暂时作为大学堂场所. 这个空闲府第原是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高宗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嫁娶时赐给她们. 同治二年(1863)十月,这个府第成为了道光帝八女寿禧和硕公主府邸. 然而,公主不到三年便去世,府第再次闲置. 同年七月初九,内务府提出修建大学堂工程计划,并附上了马神庙公主府图纸. 图中显示,公主府朝南,东路建筑不多,以花园为主,有府门直面街道。中路是府邸核心,有宫门、正殿、寝殿、仙楼等建筑;西路是六进院,主要是额驸住所,院内一道西墙通向府外. 根据内务府奏折,当时大学堂“学生住房不够用,计划在西院添建南北两栋十二层房子;后院还计划建造三十间学生宿舍. ”需要注意是,这里西院并不是指府外和内皇城之间空地.

学生宿舍管理系统

 北大西斋:见证历史建筑遗存(图2)

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初,由于庚子国难原因,大学堂停办一段时间后重新开放. 这时,新建了两座楼,分别是师范生寝室,南北对称,共有八十八间,每间住两个人. 这座楼被称为“南北楼”. 到了光绪三十年(1904)二月十七,京师大学堂提交了一份文书,表示学校宿舍不够用,急需增建,以备居住. 提议首先在西边空地上进行修建,请求派遣有经验工程师负责,尽快开工,争取在五六月份完工,以免到时候学生无处安置. 这里所说“西边空地”指是大学堂西墙和内皇城墙之间区域,也包括西高房胡同。

西斋作为北大一部分,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。如今,它作为一处文物保护单位,向人们展示着过去和荣光. 走进这座建筑,仿佛可以感受到历史气息,听到曾经在这里学习、生活学生们欢声笑语. 北大西斋,它是北京文化见证者,也是人们对于过去时光怀念. .

智轩互联提供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免费试用
咨询在线QQ
服务热线
19958963957
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